There is a light that never goes out

czerny

繼續練車尼爾599 第30號

昨天再回頭繼續練車尼爾599 第30號/31號,尤其是如何”攻克”練習上的罩門。

記得當初在線上課程 An Accelerated Piano Course for Beginners,卡爾老師說練習時不要拘於曲子的完整,可以試著從不同小節起音組合讓自己更熟悉曲子。但對我來說,如果彈錯音想重來,多半會強迫症式地從頭來過,除了心裏有一道莫名的砍,大概就是腦筋有點轉不過來,若由第三小節或第五小節第n小節開始彈起往往不能進入狀況,好像變成在彈另一支曲子似的格格不入.....說到底或許還是自己尚未適應、熟悉該曲子的各個節每個音每一分每一寸吧。

繼續練習第30號返始符後倒數八小節的反向八度音階,這回試著分別從倒數第八、第七、第六、第四等不同小節各自彈起,再把它組合起來重頭彈起,似乎也蠻有趣的。

#czerny

尼車爾599第32號 識譜的參照音

慢慢地來到了尼車爾599練習本的三分之一,從第32號開始似乎是針對低音部(Bass Clef)熟悉的加強(32~35皆為低音部之練習)。

遙想四五個月前打算重拾樂譜時,如何快速加強反應樂譜音階的速度,尤其是低音度的辨識能力為此傷了兩三天的腦筋。後來看了 Udemy “Read Music FAST!”初級課題,透過”參照音”(reference notes),即下圖九個音,尤其是中間 C 上下第一條線上所對襯的F/G。

#czerny

尼車爾599第31號

昨天第二次練尼車爾599第31號。相較於前一支30號,原以為它很簡單,但看過了 Jane 老師示範的速度後,才知道差距之大,整個人都不好了,只是一直機械地彈三連音。

掌握三連音的技巧,如何讓這三個音平均地分配在一拍裏,且不能為了搶時間而輕忽了某個音,力道的適當分配,即使是自己的手指,畢竟也有長短之分,平日使用習慣造就了各手指自身的靈活與力量。彈琴者只好多加鍛鍊少用手指提昇其力量。說起來,最近偷懶沒怎麼練哈農的指法....Orz

#czerny

尼車爾599第30號 反向八度音

週末繼續練車尼爾599,進度來到第30號。這支曲子要留意的地方是左手伴奏的第一個音是整整三拍,也就是整個小節都要 hold 住左手小指並用其它手指來彈和弦。類似的左手表現在之前彈第16號時即遇過,這回算是”游刃有餘”吧。一開始,將之依返始符號拆成二段來練習,尤其是前八小節出現連續四個十六音符的地方總是讓我左右手有點忙亂,後來還是看了油管上 Jane老師的示範教學彈奏才了解如何掌握其節拍對比。

但這支曲子真正須多磨練的地方應是在第三行二個休止符號後出現了三四次的連續音階,須在該小節的第二拍第三拍內完成,也就是左手下第一音後跟著五個八分音,要同時留意彈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個音時,反向音階的十六分音有無準確地跟著。

#czerny

車尼爾599 第29號簡單的和弦搭配

昨天簡單地記錄了練習車尼爾599 第29號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一開始會感覺困難或是並不是所謂的 C6 音階,而是返始符號之後的9個小節。

第一天練的時候感覺非常彆扭(大概是雙手開始靠太近),第二天”領悟”到左手彈的不過就是二種變化(G大調和弦GBD和 DCA),然後大概可以”感知”右手走到 G時,左手該搭配 G大調和弦,而走到 A 時左手就要彈DCA,聽起來會比較合諧。

另,現在才注意到這段音符上頭蓋了一段 8...............之標記,不知道它代表什麼意思?

#czerny

車尼爾599 第 29號六八拍

昨天一邊聽無關緊要的 podcast 一邊練車尼爾599 第 29 號(家裏太多 speakers 強烈覺得耳朵不夠用)。看到樂譜上出現之前鮮少碰到 C6 (soprano high C) 音階的音符,面對這些不熟悉的記號原以要花兩三天才能上手這段曲子,沒想到第二天似乎就有模有樣了。一開始注意到 29 號的時間記號(time signature)為六八拍,可以看成是三拍子華爾滋曲式的一種變型。我個人還蠻喜歡三拍子家族,比起1212/12341234/1234512345沒完沒了的輪迴,123123 就會習慣把重音下在第3拍,一種結束了也沒什麼遺憾的餘韻(但聽網路上他人的說法第1拍為重)

#czerny

猝不及防

昨天練車尼爾599第 27 號,初次看譜時以為彈起來吃力的地方會是左手要同時彈四個疊音,正式練了幾遍之後才發現感覺最困難的地方反而是最後一個小節的前三個音:從前一節最後的四分音接著一個八分音後立即接著六個十六分音,又要注意左手跟進第四個音的陪伴,練習時的心得大概就是一種猝不及防的緊張感吧

czerny 599 no.27

#czerny

關於節拍

昨天寫到重練〈Bach G大調小步舞曲〉,一開頭在曲子前面提示了其重點在於”重拍與八分音符的正確”,因不夠熟練故刻意放慢了四分音標準節拍的速度,期能表現出八分拍與四分拍之間的差異掌握。

練著練著又想起了3月27日寫的〈十六分與八分音〉,原以為車尼爾599第 26 號並不困難,但練彈起來並沒有預想中的容易,尤其是左手伴奏合弦搭的 G7 要彈的是 GBF還是 GDF讓自己小小地困擾了一下。

查看 YT 教學影片,鋼琴老師示範了三種速度。看了之後好像更能掌握練彈的重點?

#czerny

十六分與八分音

為”趕進度”,即便 23, 24, 25 號還沒練好,開始急著彈車尼爾599第 26 號。

這支曲子不複雜,重點是如何”精準地”彈出十六分音符與八分音符的長度區別。拍子的節奏感,大概也是我學琴的罩門之一(醒醒吧,你根本沒有天靈蓋)。

#czerny

音符的異變

昨天主要彈的是車尼爾599 第20號。練習過程中覺得最奇怪的地方是最後倒數第四小節,因此必須要刻意地強記,直到”理所當然”地習慣為止。

在練習其它曲子的過程中,也的確常有在某個地方會出現”突兀”的音符,讓自己”最不習慣”而強迫改變”不思考即反應之慣性”,逼著學習者必須在此處提高警覺。這大概不只是因作曲者的小調皮,而是肉羹若沒加醋故事沒有梗生活如無挫敗,就嚐不出湯的鮮甜聽不出故事的精采與學習如何接受人生的無奈。

#czerny